深蹲到底要蹲多低?別再瞎蹲了!

首頁 > 沃克澳專欄 > 沃克澳專欄 > 深蹲到底要蹲多低?別再瞎蹲了!

沃克澳專欄

深蹲到底要蹲多低?別再瞎蹲了!

分享到

深蹲到底要蹲多低?別再瞎蹲了!

 

在健身房觀察久了,你會發現深蹲有很多「流派」。
有人剛下去一點點就急著起來,說那是「半蹲訓練」;有人則蹲到屁股快要親地板,覺得這才叫「靈魂深蹲」。
那麼,深蹲的正確深度到底是多少呢?
 

為什麼深度這麼重要?

 

深蹲是經典的下肢訓練動作,能同時刺激股四頭肌、臀大肌、腿後肌群與核心穩定度。
如果深度不足,就像在看電影時只看開場五分鐘,完全進不到重點情節,訓練效果自然大打折扣。
但蹲得太深,也不是人人都適合,特別是柔軟度不足的人,反而可能讓膝蓋、腰椎承受過多壓力。
 

深蹲深度的三種常見標準

 
  • 大腿與地面平行(基本款)
    適合新手與大多數訓練者,既能有效刺激肌肉,也能兼顧安全性。

  • 臀部低於膝蓋(全蹲)
    需要較好的髖關節與踝關節活動度,可以增加臀部與腿後肌群的參與度。

  • 淺蹲(大腿高於平行線)
    僅適合特定康復訓練或熱身,長期淺蹲會讓肌肉成長像3G網路一樣緩慢。
     

蹲太淺與蹲太深的風險

 
  • 蹲太淺:刺激不足、進步緩慢、膝關節壓力集中。

  • 蹲太深:柔軟度不足時易出現腰彎、膝扭等問題,受傷風險上升。
     

如何找到「剛剛好」的深度

 
  1. 先測柔軟度與穩定度:髖、膝、踝關節活動度決定你的安全極限。

  2. 逐步增加深度:從平行深蹲開始,隨著柔軟度提升再挑戰全蹲。

  3. 專注姿勢穩定:背部保持中立位,腳跟不離地,核心收緊。
     

小結

 

深蹲不是比誰下去多,是比誰站起來帥。
你不需要一次蹲到懷疑人生,重要的是找到能安全發力、又能確實刺激肌群的深度。
從今天開始,不要再「瞎蹲」,而是「懂蹲」。
 


 

沃克澳小提醒

 

剛開始練深蹲,別一股腦自己硬蹲。
動作正不正確、深度有沒有到位、哪裡該發力,這些細節一旦做錯,不但練不到該練的地方,還可能練出毛病。

來沃克澳參加 新手教練課體驗,一次就幫你把深蹲動作調整到位,
教你從暖身、姿勢、呼吸到重量分配,全部搞懂,
讓你的第一個深蹲,就贏在起跑線。
 

💬 預約體驗請洽櫃檯或 IG、LINE 私訊 @workout.gym.caotun

 

上一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