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你深蹲老是卡關?
一、關節活動度不足
深蹲需要踝關節、膝關節與髖關節協同運作。
若腳踝僵硬或髖關節活動受限,動作會被迫代償,導致膝蓋過度前頂、腰椎拱起或下背壓力過大,甚至無法完成全程。
改善建議:在熱身中加入踝關節伸展、髖部開展與底部控制練習,有助提升活動範圍與穩定度。
二、核心穩定不足
深蹲過程中,核心的主要任務是維持身體穩定與壓力傳導。
若核心力量不足,力量會在傳遞過程中流失,導致身體傾斜、重心不穩或無法順利起身。
改善建議:
加入棒式、死蟲、腹內壓訓練等動作,並學習正確的呼吸控制技巧(如腹式呼吸、瓦氏呼吸法),
當核心穩定後,下半身力量才能真正發揮。
三、肌群失衡
現代人長時間久坐、姿勢不良,常造成臀部與腿後肌群(hamstring)過弱,
而股四頭肌主導過強。當前後肌群比例失衡時,深蹲會變成「用膝蓋蹲、用腰起」,
不僅動作效率低,也容易造成膝關節不適。
改善建議:
增加臀推(Hip Thrust)、羅馬尼亞硬舉(RDL)等後鏈訓練,
並搭配彈力帶激活臀部,讓主動肌與穩定肌協調發力。
四、神經控制不足
有時肌肉力量充足,但動作仍不順暢,這通常是神經控制未完全開通。
大腦還沒學會如何招募正確肌群出力,導致整體動作協調不良。
改善建議:
透過箱式深蹲(Box Squat)與暫停深蹲(Pause Squat)訓練,
可幫助重新建立正確的動作節奏與神經連結,進一步提升動作穩定性。
五、缺乏週期化訓練
若長期以高強度訓練深蹲,卻未安排恢復週期,肌肉與神經系統容易出現疲勞堆積。
此時不僅成績停滯,還可能導致動作品質下降或受傷風險上升。
改善建議:
每 4~6 週安排一次減量週(Deload),並確保有充分休息與營養補充。
訓練成長的關鍵公式是:訓練+恢復+營養,三者缺一不可。
沃克澳觀點:穩定動作,才能持續進步
深蹲卡關不代表失敗,而是身體在提醒你需要調整策略。
從關節活動度、核心控制、肌群平衡到神經反應,每個細節都影響動作效率。
沃克澳健身房教練團隊採用 NASM 系統化訓練模型(OPT Model),
從穩定、力量到爆發階段,協助學員分析卡關原因、修正姿勢、逐步突破。
想讓你的深蹲重新回到最佳狀態?
歡迎至 沃克澳健身房 Workout Gym(南投草屯),
讓專業教練協助你進行動作檢測與個人化訓練指導,
練得穩、練得強,也練得更安全。
地址:南投縣草屯鎮太平路一段48號2樓
電話:(049)2390965
Line/IG:@workout.gym.caotun
#肌肉 #功能性訓練 #新手